“主動跳出舒適區 為企業生存發展爭得更大空間”專欄| 軋鋼廠精準發力促工序成本持續降低
2023-08-22
軋鋼廠結合公司經營生產實際,圍繞效益最大化,從細處著手,統籌鑄機開停時間與產線停車、換工藝時間,加大設備和技術革新力度,確保軋鋼廠工序成本持續降低,助力經營生產。7月份,軋鋼工序成本131.51元/噸,環比降低11.74元/噸。
精心組織,實現生產節奏最優化。該廠根據每日庫存鋼坯情況動態調整每日鋼坯流轉,減少鋼坯倒掛,確保每條產線鋼坯均衡分布;通過成品提速和投入頭頂尾程序,優化煉鋼與南線直軋生產節奏,完全實現4流直軋,減少直軋落地鋼坯的產生;調整各產線開停情況,減少停機時間及共同停機時間;通過把檢修時間精確到分來制定每日生產計劃,激發各產線產能。7月份,各產線均圓滿完成公司下達的生產任務。
精細管控,實現能源消耗最少。棒材針對直軋率低、圓鋼生產多、煤氣消耗高的特點,在爐軋生產時優先保證熱坯入爐,生產40Cr品種鋼時,在試驗熱裝性能合格的基礎上,將40Cr改為熱裝工藝,提高熱裝率指標;通過檢查進一步規范停機換工藝時棒材和北線加熱爐保溫煤氣用量,按照8000m3/h標準執行,減少保溫時煤氣用量,降低煤氣消耗;棒材生產圓鋼時,7、8號機對南線和北線進行直軋,北線煤氣消耗降低;線材8螺提速至81m/s,機時產量提升的同時,高線電耗環比降低2kwh/t左右。
精益求精,降低工藝設備故障。在棒材3號軋機進口焊接一個接近30°的斜導板,以此預留空間并達到矯正軋件頭部運行的目的,很好地防止了軋件頭部頂3號軋機進口導衛前沿發生跑鋼故障;參考軋輥冷卻水管結構,改進棒線立式軋機進口導衛水冷裝置,杜絕了因冷卻效果差引起的崩導輪故障;棒線軋機組將主電機稀油站管式冷卻器改為板式換熱器,使換熱面積增大,用水量減少,熱交換率高,不易結垢,有效杜絕了稀油站因溫度高而造成的停機故障。